用了两天时间,把《看见》看完,突然觉得,看书最害怕、也最欣喜的便是自己的思想在别人的经验中一遍遍被推翻、被重建。因为自己从未去经历,却在另一种叙述中产生亲临的冲动,即使事已时过境迁。当然,每本书背后蕴含的思想、精神,更是值得思考、咀嚼。
就拿《看见》来说,柴静是我最近才开始关注的记者,第一次接触她是看了她的一段采访纪录片《告别卢安克》,当下即被触动!也许是因为卢安克的自由,也许是卢安克的教育方式,抑或是镜头前“野孩子们”纯真的笑脸,或者是一种说不出的精神......当然,是柴静的娓娓道来把我带入了那样的场景,深陷其中,当时的我唯一能想到的是什么?教育?人性?忘记了,可能是内心的一种触动吧,但是一直记得的是感动。在《看见》一书中,柴静也把这段采访收录其中,现在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位孩子单纯地想让屋里光线亮些,然后生火,后来知道柴静是为了让拍摄效果更好希望孩子生点火,卢安克说孩子知道后不开心,“因为他知道你是有目的的”,及此不禁一颤,什么时候我们把目的幻化于无形之中,连自己都未曾意识,甚至觉得理所当然?什么时候那种孩子纯真的脸庞和单纯的思想早已连我们远去?是岁月?是环境?从来不知道怎么透过眼神感受一个人所要表达的想法,但是现在渐渐明白,镜头下的清澈的眼神是那么让人不忍直视,因为害怕看了自己都羞愧!镜头里的卢安克说,这些孩子进入社会后可能会加入黑社会的帮派,因为他们在寻找归属感,人是需要归属感的,有个地方让他们觉得有归属,那么他们并不会在乎自己所处在哪个环境,因为这个环境给予的是一种内心的归属,让自己觉得有了依靠。我想,现代人用迷离的眼神在这繁芜的世界,都在说着寻找所谓的安全感,是不是也就是归属感呢?因为有了归属感,才不会觉得孤单,才觉得因为自己的存在,让这个世界增添了色彩?我也不知道.....
另有一句话印象也颇深,大概的意思是“我们总喜欢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别人,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”。按照常理来说,人都喜欢把自己的经验和别人分享,有种半说教的味道,当然,更多的是让别人透过自己走过的路“汲取精华,去其糟粕”,少走点弯路,本意很好。但是不是因为我们总觉得本意好的,所以在给别人灌输的时候也觉得理所当然呢?我们是不是忽略了对方需要走自己的路,有自己的思考,通过经历,不管成功、挫折,从而有自己的感悟?在我们传播自己的时候,是不是在给别人退却的理由,或者说限制其自由发展的走向?这本身是不是也是一种无意识的绑架?人都善于做说教者,不乐于当被说教的人,包括我自己,总是摆脱不了“让自己的思想、经历以说教的方式凌驾于别人在相同空间上的空白”的欲望,以为自己经历的比别人多,发言权比别人大,所以无所顾忌地阐述自己的想法,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。
陈虻一直和柴静说“要宽容”,不仅仅是道德上的宽容,更是思想上的宽容。人往往盲目自大,乐于抨击与自己对立的一方,最常干的莫过于抡起道德的棍棒砸死某些让人咬牙切齿的“禽兽”、异端,当然,这是无知觉的行为,尤其是在群起而哄之的状态下,就像庞勒所说的乌合之众,群体的力量足以让非正义变成正义凛然,丝毫不需要愧疚!人的思想的狭隘性也在这里体现出来,所以我们需要宽容,给自己预设立场本无可厚非,但不能强制把对方拉入自己的战场,而一旦遭到反抗,便露出轻蔑的眼神,想把对方往死里整,坚决排斥、抵制、否认其正确性、合理性,而这只会让自己显得愚昧、无知。当然,说得容易做着难,冲动往往站在理性的上风,能够宽容、自制的人又有几个?
一本好书,总能让你反复品味出不同的味道,由近及远,从表及里,虽不及透彻,但亦值得珍藏那份触动!在《看见》里看见自己,反思自己,提升自己,这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!
[本文来源:由《星空写作网》整理首发 - http://www.xkxzw.com/webHtml/20130826230844.html ]
首 页 【1】 【2】 尾 页 |
文章评价: | 优秀 0 |
好 0 |
一般 0 |
差 0 |
||||
喜欢 0 |
收藏 0 |
|||||||
请输入验证码: |
|